2008年,清华大学抢救入藏了一批流失境外的战国竹简共计2388枚,人们循惯例称之为“清华简”。“清华简”的内容全部皆为“秦焚书”以前的先秦典籍,其中包含对探索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“经、史”类古书。目前前三批整理出版的“清华简”,重现了《尚书》及类似典籍,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久悬未决的《周易》疑难,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诗篇,复原了楚国历史及地理,展示了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数学算具实物《算表》,揭开了众多闻所未闻的历史真相,加深了今人对古文字、古书及古籍整理工作的理解。由于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,“清华简”自问世以来受到海内外学界的广泛瞩目,对历史学、考古学、古文字学、文献学等诸多学科亦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。
作为“清华简”的整理者和研究者,刘国忠教授将结合亲身参与整理和保护“清华简”的工作经历,深入浅出、全面系统地向我们阐述清华简在古代文史研究中的独特价值。
|